看到這條新聞的第一時間我是有點不解的
高鐵興建的時候,相信有很多人(包含我)認為接駁車輛的營運良窳將是KPI之一
結果落的慘淡經營的現況,卻沒人公開發表警訊
以現在高鐵還不算差的乘車率來看
接駁車輛的營運帳面上似乎還不構成太大影響
不過以我看法,這最好是on the top of to-be-dones list
否則馬上會成為boundary constriction。
乘車率並非績效領先指標
高鐵乘車率這個指標其實非常主動
我們簡單來看它定義:人數/車位
那麼只要車次適當,乘車率將是永遠的高檔
從而,這個指標能判讀的並不是高鐵便民程度,而是營運效率
營運效率是看不出大眾運輸在社會責任上的貢獻的
旅次人數,才是應該注意的部分。
如果管理階層不對這個警訊加以控制,很快乘車人數會因為受限於後端服務不足而看到瓶頸
高鐵也無法將其價值傳達給更多大眾
這才是這條新聞帶給我們的真正警訊,而非接駁車的營運賠本表面而已。
簡易旅次分析
做個簡單的算數
假設某班車南下到台南,共有X人下車(我到站經驗不多,不過X>50應該是個非常合理的假設)
那麼X-5.23人,也就是至少90%的下車乘客之後去了哪裡?
計程車、自行接送、民營租賃車業等
其中自行接送佔相當多數;其次是計程車,而租車比率在個別旅次上顯的較為弱勢
那麼為什麼這些人寧可自己找人、找車,甚至花大錢坐計程車
而不願意搭乘40元,還能配合班次時間出發的接駁車?
高鐵的市場區隔與後乘車行為
這些現象的原因,我想可以從乘客結構看起
搭乘高鐵的乘客主體,不是每天上課、上班通勤(價格)
、也不是團體活動、家庭旅遊(旅次集散)
而是商務旅次,它的市場區隔其實相當明顯,那就是時效性的講究
既然追求時效性與效率的商務活動願意付出高鐵的票價搭乘
那麼後端的旅次服務要求快速而直接,而不在意成本的考量,自然十分容易理解了
要用一般通勤與日常活動的策略來規劃後乘車行為,無異緣木求魚
接駁車的春天?
但這也並不是代表要宣判接駁車死刑
就如同之前說過的,後乘車行為的規劃只需要一點策略性的變化...
1.接駁車的結構改變
不要用大遊覽車,改用9人小巴,增加通往市區目的地路線
以台南而言,現行僅1-3條路線,且除了火車站之外,都是通往景點
之前就有講過現在乘客不是來看風景的...
9人小巴改定路線為通往該地區所有大型工商區域:台南就有南科、車站商圈、路科
甚至可以考慮跟園區公司、政府機關簽約直達路線,省去邀請高層、學者開會,或召開研討會的接駁問題
等到未來高鐵逐步擴張其市場結構後,再階段性的規劃景點或產業群聚地的路線
2.與計程車行簽約保證終端旅次服務
等於把後乘車部分outsource掉
the very last mile individual service到位的好處
以及管理介面、服務品質等風險就是專業人士應該考量的部分了
長期而言,當高鐵市場區隔擴大後,本方案可特化為商務旅次專用的規劃
小新聞,大改革。及早改變,省得以後空車又被剿。
2008年6月2日 星期一
給高鐵的警告:隱藏在新聞裡
高鐵連外公車窘境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