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8日 星期四

簡論林芯儀 - 以及我眼中的星光大道

「其實我對林芯儀有很高的期待,我真的希望,在往後的一年內、兩年內,你能好好的打我們評審一巴掌。」 -- 張宇

迎風轉舵-第一步跨出者

確實,這個靈感師承自American Idol與British Got Talents的節目一開始要作的,就是歌唱比賽,當時製作團隊的構想,應該是以比較年輕的角度追尋以往曾經成功過的「五燈獎」榮景模式。

隨著節目的放送,市場的反應確實慢慢的水漲船高,甚至超出預期,節目團隊確實成功的抓住了市場的脈動,但是這個「脈象」卻與一開始的預期有所出入。台灣近期師法歐美歌唱節目的源頭是「校園歌喉戰」,其特色及節目焦點就是「毒舌」評審,像稽查或inspector一樣,不停把挑戰者罵到臭頭,然後藉由幾個有實力的人給評審打槍,藉此創造小人物傳奇的印象投射。
早期的星光大道也是這樣的情形,不過由於一個偶然的契機,讓這個節目找到了新的方向。

不再是歌唱比賽節目

這個契機大家都知道,就是楊宗緯與蕭敬騰的大對決。在這裡且不論對決的結果或實力的分析,兩人所引發的話題讓節目團隊在這裡發現了節目新的定位:這個節目要作的已經不再只是無線台也搶著作的毒舌評審歌唱比賽;也不只是像看連續劇般每個禮拜打開電視只為擔心自己支持的人是不是被不認同而淘汰;而是已變成了有如我要活下去、誰是接班人、超級名模生死鬥般的「藝人培訓班」。

節目核心價值的演變:
「美國偶像」毒舌+「誰是接班人」淘汰+「名模生死鬥」養成=「星光大道」

而經歷如此轉變的第一個案例,就是林芯儀。

下面是她在S2中擔任踢館角色所唱的國語歌曲。



她是一位以完成度很高的發聲,成功攫取眾人目光的參賽者
之後也在眾人期盼下加入了S3。
這時候評審對他的評語多為「具備穩定度及成熟度的匠氣」。
除了低音的飽和度相較之下稍微有一點點差異外,中音和中高音飽和度十足,也十分穩定。
然而進入S3之後,就像所有其他聲勢浩大的參賽者一樣,有著一段很長的撞牆期。
進入撞牆期之前,其實她本身還維持著固有的水準。下面這首歌是她在S3中前期所唱。



而在下面這首,算是她進入撞牆期的主要參考之一,溫和的中高音最適合的歌曲,卻沒出現應有的穩定度。



看到這裡大概可以猜想她正在換發聲方式,不過要換掉這個完成度很高的發聲方式,確實需要很高的驅動力。這個驅動力一般咸認就是來自評審的期望。
現在重點來了:為什麼要一個接受度與完成度很高的聲音去進行大改造,讓她冒著屢次瀕臨淘汰的風險來挑戰,難道是「欲練神功、自廢武功」?

From "What have you got?" to "What can you get?"

從早期的穩定變成後來評審屢次的奇怪分數以及不得人心的指導意見
評審們會覺得唱的不好嗎?其實不然,看張宇後期的評語可以略知一二。
他們甘冒市場不諱想要傳達給林芯儀的訊息就是:
「要以既有的歌藝作為邁向成功的途徑,不是不行,可是未來會遇到很大的瓶頸」
「做為一個成功的藝人,不只要會唱歌,還要會其他很多東西」
「而這些東西,很多妳還沒有;但是我們覺得妳有那個願意去成長的特質」
讓我們看看妳多想要成功。」

而她接受了這個挑戰。


作為對照組,前一個被寄予相同期望的人是S2的梁文音,
類似的撞牆期在S2中後段也是相當明顯;
不過不同的是,她最後選擇從歌聲來尋求突破。
以我個人觀點來看,不論作了什麼選擇,日子總是在過,用任何方式來精進自己的知識與人生,都是正確的選擇。不過如果我是唱片公司,要簽歌手的話,這兩個亞軍,我就會簽S3的林芯儀,因為:
1.梁文音的型容易被定住;林芯儀則有很多歌曲可以給,不怕沒歌。
2.林芯儀在唱片行銷的手段選擇比較多元。
3.林芯儀在轉變的過程中,也因為表現的下滑幅度很大承受了很多壓力,但她很tough,她有身為歌星最重要的endurance。

最後我想討論林芯儀在冠軍賽及最後一集表演的選曲,非常耐人尋味。
其實我一直以為,林芯儀到了S3的決賽,會選擇其中一首曲目回到原始唱腔適合的歌,然後用新的唱法,來演繹她的轉變。但她仍然以Madonna的歌舞秀曲應戰,直到畢業典禮,才拿出台語歌來,向大家展示她在S3所學到的成果。

她是一位比我想像中還要更有gut的人,直到比賽最後一刻,還是沒有鬆開那圈束縛,因為那圈束縛能讓她改變,她尋求改變。

最後附上這個是她S3畢業典禮才唱的台語歌。雖說神功未成(由於唱法改變,聲音的準確度自然是降低,尤其是比較低音的部分;但是中音與中高音部分的飽和度,已經由原本舊式的圓潤變為清澈),不過歌聲能精進,特質卻不好培養,我覺得她很有機會。

沒有留言: